A blog with recipes and sharings about homemade food, healthy cooking, food science and microgreens

13.6.15

陳皮豉油豬肉飯 Vermicular iron pot recipe: Braised pork belly with aged peel in soya sauce


家常碟頭飯很容易做, 只需簡單材料和調味便能製作出佳餚, 而且好拌飯。餸菜之特色是原汁原味, 即品嚐豬腩本身的油香; 靚醬油本身的黄豆味;陳年果皮的甘香。愈簡單,愈少調味的菜式,原材料的選擇很重要。

9.6.15

星加坡海南雞飯 Singapore Hainanese chicken rice


相信大部份人都很喜歡吃海南雞飯,包括星加坡的,泰國的。沒有骨,啖啖肉。跟靈魂醬汁一起吃。一碟飯不出十分鐘便清碟了。去星加坡數次,每每一落機,便要找海南雞飯。天天去美食亭吃到的也差不多,味道很相似,皮脆肉嫩。

7.6.15

自家製手打鳥冬Homemade Udon

16:36 Posted by Rita Shum , , No comments

很久很久已開始吃日本烏冬。當時仍未太普遍。日本急凍烏冬相當貴..但超美味又彈牙。近幾年普遍了,價錢下降不少,亦有很多個別包裝不用冰冷的烏冬但不太好吃。有些還帶酸。


最初尖沙咀CC super food court, 有個日本人即時表演手打烏冬..一大塊麵團,用一支長棍打下打下..摺兩摺,切出一模一樣厚薄的烏冬。當然即食了一碗..Oishi。就像人家做竹昇麵原理。。壓到麵團起筋變得韌同彈牙。。那家中何來有長棍?哈哈!rolling pin是也。

4.6.15

墨魚otak otak, Cuttlefish otak otak



認識這小食是從一間位於銅鑼灣的印尼餐廳。現在已結業了。他們使用魚肉..記起來香料味不多。及後認識此等用蕉葉包的小食不是印尼專利。在馬來西亞,星加坡也普遍。只是印尼那邊還要辣(由家中印尼姐姐解釋)。

31.5.15

薑汁蔥燒銀鱈魚 Pan fried codfish with ginger sauce and spring onion


不論白鱈魚,銀鱈魚,藍鱈魚,通通統稱為codfish。所以叫codfish種類很多。當然不同地區和不同品種價錢相差很大。並不是說這鱈魚貴是真,那鱈魚平是假。像食譜所用的便是美國的鱈魚,叫US black cod。顏色偏灰灰的。是最普遍不過的品種。美國是大量出產的。價錢不貴。

28.5.15

松露雜菌意粉 Mixed mushroom spaghetti in truffle sauce


Pasta有很多變化, 可熱食,可凍食,跟海鮮,跟蔬菜,跟肉類,再配搭不同的醬汁及香草。在意大利麵食中,最基本不過的做法就是用extra virgin olive oil, 蒜片和辣椒...就是了。像薑蔥撈麵,吃其麵的原有味道。蒜香混合橄欖油是多麽的精彩。尤其用上未熟成的橄欖所做的油,其味帶點辛辣,充滿油香。

26.5.15

無水煮蘋果雞配焦糖蘋果醬 Braised apple and chicken with caramelized apple sauce



用蘋果配雞一起焗不是什麼新菜式。通常會用原隻雪雞把蘋果塞進肚, 部分放在雞上。這樣焗,味道很足夠但雞肉變得粗糙。

剛好購入一隻廣東四大名雞之沙欄雞(冰鮮)。它出產於中山石岐,現經由港人打理。採用日本飼養技術。賣點是吃天然飼料,不打針,不用激素的走地雞。肉質鮮嫩而雞味濃出名。我經常買沙欄雞。細細隻,有嚼口但嫩滑。最重要是少油脂。